Skip to content
Vetopia Online StoreVetopia Online Store
4 大常見的貓皮膚病 | 拆解貓皮膚病的 6 個症狀、成因、日常護理及飲食方案!

4 大常見的貓皮膚病 | 拆解貓皮膚病的 6 個症狀、成因、日常護理及飲食方案!

4 大常見的貓皮膚病 | 拆解貓皮膚病的 6 個症狀、成因、日常護理及飲食方案!

貓咪的皮膚健康對整體健康十分重要,皮膚病不僅影響貓咪外觀,更可能導致不適甚至嚴重健康問題。本篇文章將深入探討貓咪常見皮膚病,從症狀、成因、治療到日常預防,助您全面了解並守護愛貓的皮膚健康。

貓咪皮膚的重要性

貓的皮膚是身體最大的器官,不僅作為外部防護屏障,更負責調節體溫、保護免疫系統與感知外界刺激。皮膚主要分為三層:

貓咪皮膚的重要性

  • 表皮(Epidermis):外層防護膜,保護著內部細胞免受有害物質的侵襲,防止細菌與水分流失

  • 真皮(Dermis):含有神經、血管與毛囊等重要結構,負責養分輸送與毛髮生長

  • 皮下組織(Subcutis):由脂肪及肌肉組成,具有多重功能:隔熱保溫、營養和能量儲備,以及使皮膚能夠輕微抽動

貓皮膚病常見症狀

貓皮膚病常見症狀

若主人觀察到以下症狀,應盡早帶貓咪就診:

  • 掉毛:局部或全身性毛髮稀疏、脫落,可能伴隨禿斑

  • 紅腫:皮膚泛紅、發炎,或出現紅色斑點

  • 結痂:皮膚表面出現乾燥

  • 搔癢:貓咪頻繁抓撓、舔舐或摩擦身體,導致皮膚受損

  • 皮屑: 毛髮中出現白色或黃色片狀物

  • 皮膚潰瘍傷口:皮膚病變未得到及時治療時,可能會引發潰瘍或開放性傷口

4 大貓皮膚病常見類型

4 大貓皮膚病常見類型

皮膚病類型(一):黴菌感染 (貓癬)

  • 特徵:圓形或不規則的脫毛區域,邊緣可能發紅、結痂,常伴有皮屑,具有傳染性

  • 成因:由皮黴菌引起,在潮濕、溫暖的環境中易滋生,免疫力較弱的幼貓和老貓是高危群體

皮膚病類型(二):寄生蟲感染 (跳蚤、蟎蟲)

  • 跳蚤:貓咪劇烈搔癢,毛髮中可見跳蚤糞便(黑色小點,濕水後呈紅色),可能引發過敏性皮膚炎

  • 耳蟎: 耳道內出現黑色分泌物,貓咪頻繁抓撓耳朵

  • 疥癬蟲: 劇烈搔癢,尤其在耳朵邊緣、肘部和腹部,皮膚可能紅腫、結痂、脫毛

皮膚病類型(三):過敏性皮膚炎

  • 特徵:貓咪全身性搔癢,可能出現紅斑、丘疹、脫毛,常在頭頸部、腹部、大腿內側等部位

  • 成因:

    • 食物過敏:對特定食物成分(如牛肉、雞肉、穀物)過敏

    • 環境過敏:對花粉、塵蟎、黴菌孢子等環境過敏原產生反應

    • 跳蚤過敏:對跳蚤唾液過敏,即使少量跳蚤也能引起劇烈反應

皮膚病類型(四):心理性皮膚病 (過度舔舐症)

  • 特徵:貓咪因壓力或焦慮而過度舔舐某一部位,導致局部脫毛、皮膚變薄、發紅甚至發炎

  • 成因: 環境變化、與其他動物不和、獨處時間過長等心理壓力

貓皮膚病的基本治療

貓皮膚病的基本治療

  • 剃毛與清潔︰保持患處乾淨,利於觀察與藥物滲透

  • 戴上頭套︰防止貓咪在治療過程中舔舐患處,避免二次感染

  • 驅蟲療程:若貓咪的皮膚病是由寄生蟲引起的,則要進行驅蟲治療

  • 藥物治療:針對不同情況,獸醫可能會建議使用相應的口服、注射或外用藥物

3 個日常照顧重點,確保貓咪皮膚健康!

1. 維持均衡飲食,提升皮膚抵抗力

針對食物過敏的貓咪,轉換為低過敏或處方糧

  • 推薦︰富含Omega-3和Omega-6脂肪酸的貓糧,有助於維護皮膚屏障和毛髮健康

  • 補充品:在獸醫建議下,補充魚油、卵磷脂等對皮膚有益的營養品

2. 保持環境衛生

  • 定期清潔:保持貓砂盆清潔,定期吸塵、拖地,減少環境中的過敏原和病原體

  • 控制濕度: 保持室內乾燥通風,尤其是在潮濕季節,避免黴菌滋生

  • 定期梳毛:幫助去毛、促進血液循環,並及早發現皮膚問題

3. 定期幫貓咪洗澡

  • 貓咪不用頻繁地洗澡,建議每半年至一年沖一次

  • 長毛貓、無毛貓、外出貓,則視情況三個月至半年

貓皮膚病常見FAQ

貓皮膚病常見FAQ

Q1:貓咪皮膚病會傳染給人嗎?

有部分皮膚病具傳染性,尤其是由黴菌引起的「貓癬」(皮黴菌感染)。人類若接觸到受感染貓咪的皮屑、毛髮或被污染物品後,可能出現紅疹、搔癢或圓形脫皮等症狀。為防止交叉感染,建議主人在處理患處或清潔環境時戴上手套,並徹底清洗雙手與用具。

Q2:貓咪一直舔毛是皮膚病嗎?

不一定。舔毛是貓咪天生的清潔行為,但若舔得過頻或集中在某個區域,導致局部脫毛、皮膚發紅或結痂,便有可能是皮膚問題或心理壓力的表現。若情況持續超過數天,或皮膚出現明顯破損,建議盡快帶貓咪到獸醫檢查。

Q3:如何判斷貓咪的搔癢是過敏還是寄生蟲?

寄生蟲引起的搔癢通常集中於頸部、尾巴根部或耳朵周圍,並可能在毛髮中看到黑色小點(跳蚤糞便)。皮膚可能紅腫、結痂或出現小傷口。而過敏性皮膚炎則多為全身性問題,常見於臉部、腹部或四肢內側,出現紅疹、脫毛或皮屑。

Q4:為什麼貓咪皮膚結痂?

皮膚結痂常是發炎、感染或抓咬導致的自然反應。若主人發現貓咪皮膚上有多處結痂、滲液或異味,切勿自行使用人用藥膏或外用藥,因為某些成分可能對貓有毒。應由獸醫評估後,根據病因開立適當藥物。

Q5:貓皮膚病掉毛怎麼辦?

貓咪掉毛若超出正常換毛範圍,需先找出根本原因。皮膚病引起的掉毛可能源自黴菌、寄生蟲、過敏或營養不均。建議主人採取以下三步:獸醫檢查、改善飲食營養、維持清潔與除蟲

Cart 0

Your cart is currently empty.

Start Shopping